江西大余:“四道保障线”关爱激励第一书记
作者: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19-01-05 09:13
江西大余县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从经济上、工作上、生活上、政治上建立关心关爱驻村第一书记“四道保障线”,激励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
经济上支持,干事有想头。按照贫困村不少于1000万元、非贫困村不少于100万元标准,第一书记捆绑扶贫项目资金带下村,同时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解决第一书记“没钱干事”问题。第一书记享受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县财政安排1万元以上工作经费,发放300元/月的岗位津贴,落实300元/月标准生活补助,据实报销下乡差旅费及必要的办公开支,让第一书记待遇有保障。每个村还配备2辆扶贫电动车,便于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进村上户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工作上扶持,创业有劲头。针对“权责不对等”问题,明确第一书记“五项职责”,建立第一书记列席乡镇党政联席会议、参加村“两委”会议制度,参与任职村重大事项研究决策,对扶贫项目规划实施、经费使用、完工验收等进行全面监管。针对“本领恐慌”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县、乡两级定期开展党务、脱贫攻坚、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考察培训班,培训17期1200余人次。同时,每个村选派一名该村原籍机关干部任名誉村书记、安排一个非公企业联挂帮扶,有效避免第一书记“单打独斗”,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容错减责免责机制,区别对待因乱作为而犯错和敢作为而失误的行为,支持鼓励第一书记依法依规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担当作为。2018年,全县第一书记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
生活上关怀,遇事有靠头。组织部门统一为第一书记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组织一次以上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建立走访慰问、生病探望制度,解决到最基层一线工作的后顾之忧。挂点乡镇县委领导定期走访,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挂点组工干部每月谈心谈话一次以上,及时为第一书记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加油鼓劲,当好“知心人”和“引路人”,为第一书记提供坚强后盾。近两年来,县、乡两级帮助第一书记解决工作、生活困难120余个,开展党员政治生日贺卡200余人次,大大增强了第一书记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
政治上激励,干好有奔头。旗帜鲜明树立正向激励导向,组织部门将第一书记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建立在村任职档案,在村任职时间计算基层工作经历,在村考核结果即为当年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直接与评优评先、福利待遇、提拔重用“三挂钩”,每年按20%左右比例评定优秀等次,执行“四个一批”,即表彰奖励一批、评选优秀公务员一批、列为后备干部一批、提拔重用一批,极大激发了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热情。全县105名第一书记中,42人次在干部年度考核定为“优秀”等次,20人受到县委表彰,21人得到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