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在推进融合党建过程中,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组建政务服务联合党委,以党建引领“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筑牢招商根基。联合党委横向覆盖33个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和2个国有企业党组织,纵向覆盖11个乡镇(街道)党(工)委,辐射104个行政村和大水菠萝牧场。联合党委成立以来,整合全县政务服务资源,建立4张清单、健全5大机制、推行“3+”模式、推进3大工程,层层压实成员党组织放管服改革责任,用联合党组织的高效运行带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地生效,切实提升了全县的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一、动因分析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各职能部门需要一个沟通联络的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众多,专业性较强,不同的部门对放管服改革理解的角度、深度、广度都不尽相同,需要一个专业平台探讨交流。成立政务服务联合党委就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把具有政务服务职能的部门全部纳入党组织,分管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党委委员,通过党委会、主题党课、联席会都可以探讨和交流放管服工作。
(二)推进放管服改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形成一个广泛共识。各级领导干部、包括环节干部对放管服工作认识不到位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难点问题,如何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推进放管服改革就是践行十九大精神”、“推进放管服改革是提高群众获得感、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唯一途径”这样的高度上来,需要成立联合党委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转变他们的观念。
(三)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县政务服务资源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整合优化。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壁垒坚实,是放管服改革的堵点问题,成立联合党委明确成员党组织的改革任务清单,业务关联部门由被动承担改革任务转变为主动提出改革举措,各成员党组织由简单的物理相加到化学反应,放管服改革才能水到渠成。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4”张清单,压实改革责任。建立联合党委、成员党组织、党委书记、成员党组织负责人责任清单,分别与成员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以文件形式明确联合党委每一个“组成细胞”的党建责任和放管服改革职责任务,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4张清单的建立,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成员党组织参加联席会、承担轮值和联值任务是原则性的,不能变通,在联合党委中承担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是灵活多样的,成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发改、住建、国土等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成员党组织,在放管服改革中牵头制定子方案32个,在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办事时限中发挥作用。消防大队党委结合业务工作实际举办大厅消防安全培训,向各窗口工作人员讲解消防知识、培训灭火逃生和自救互救技能,开展演练活动,并对中心大厅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为窗口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基本安全保障;红十字会党支部对窗口人员进行应急救护培训,32名党员干部经培训获得《应急救护证书》,及大地提高了窗口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发挥了成员党组织的应尽职责。
(二)建全“5”大机制,保障高效运行。一是建立考核反馈机制。联合党委推行联合党委考核成员党组织、联合党委和成员党组织双重考核党员工作制度,考核结果在反馈给成员党组织的同时上报县委组织部并计入绩效考核结果。二是建立联络沟通机制。联合党委采取日巡查、月反馈、季汇总、年考核的方式强化对入驻窗口和村级便民服务站的监督管理,2018年向乡镇街道、入驻单位党组织电子反馈月履职情况308份,文件反馈季度履职情况84份,年末文件反馈考核情况28份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小微联席会议挖掘问题-联合党委梳理研究-联席会议讨论推进”的“三段式”工作法,确保联席会议有事可议、有策可施、收到实效。在推进房地产一体化办理联席会议中,联合党委分别与房管、国土、税务、民政四个部门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联络沟通,明确哪些环节可以优化缩减、哪些事项可以并联办理,党委形成解决方案后召开联席会议通过并联办理方案,办理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减少到3个工作日,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村级便民服务站规范管理联席会议前期与11个乡镇街道、104个村级便民服务站的小微联席会议,党委研究制定《关于村级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召开联席会议表决通过。通过这种方式,企业登记专区设置、农机驾驶员考试当日办结等都先后得到圆满解决。四是建立成员党组织轮值制度。成员党组织轮流值班,?任期三个月,具有组织权、商议权、建议权和评议权,主要负责组织党课或其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民政局机关党支部轮值期间组织开展了“孝行林西、润泽千家”主题实践活动,向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配发宣传条幅106条,组织人员为老人进行上门服务26次;县残联党支部在轮值期间,为窗口配备了轮椅、拐杖等残疾人用品;消防大队党支部在轮值期间组织开展窗口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为窗口运行提供了新的安全屏障。五是建立党组织生活制度。窗口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推行1+1党员评议,联合党委对窗口党员年度履行职责、作用发挥情况反馈给成员党组织。成立党员课题攻关小组,在窗口党员中开展放管服改革“先想、先学、先试、先用”为主要内容“四先”活动,就如何优化服务流程、缩减办事时限、提升服务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在四级政务服务平台软件使用上先行一步,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三)推行“3+”模式,激活改革动力。充分利用党建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活动,以活动凝聚正气、以活动规范管理、以活动提升服务质量。一是采取“规定+自选”模式开展活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警察博物馆、监管大队、西山烈士陵园,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宣读了警示教育案例,做了“党员干部带头、创建廉洁优政窗口”报告。联合党委向成员党组织印发《创建廉洁优政窗口倡议书》,组织党员通过在倡议书上签字的方式进行承诺,在窗口间营造了廉洁服务的浓厚氛围。二是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活动。发挥政务外网与成员党组织、村级便民服务站互联互通的优势,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党课,线上联合党委书记讲党课,线下多个便民服务站组织本村党员听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与主会场积极互动,一次党课,多个行政村党员了解放管服改革政策。三是采取“轮值+联值”的模式开展活动。党员人数较多、组织能力强的成员党组织单独轮值组织开展活动,党员人数较少、组织能力偏弱的成员党组织几个成员党组织联值组织开展活动。政务中心、林业、农机、文体等6个部门党组织轮值期间,组织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金点子征集活动,面向成员党组织、面向社会征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场文艺晚会,公开表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金点子和银点子,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推进“3”大工程,营造改革氛围。项目化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党员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营造浓厚的政务服务改革氛围。一是推进培优引领工程。开展了以“技术攻关有党员、典型示范有党员、矛盾化解有党员和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差评、党员身边无投诉”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三无”活动,在窗口设置了党员故事墙,在窗口间讲好党员故事。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流动红旗窗口、文明服务之星、优秀代办员创建评比活动,把放管服改革中软件应用、流程优化、服务规范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选的重要指标,有意识地培树放管服改革典型,在联合党委表彰奖励的基础上,向成员党组织提出培养建议,在全体窗口人员中梳理创争优秀的浓厚氛围。2018年,先后有3名党员获得县级十佳服务标兵、2名党员获得赤峰好人称号,2名党员获得赤峰市学雷锋标兵称号。二是推进管理优化工程。切实发挥社会监督联合党支部监督作用。大厅窗口电子检查设备向部门窗口党组织负责人开放,便民服务站电子监察窗口向乡镇街道党组织分管负责人开放,所有电子监察设备向纪检组长开放,让窗口服务置于更广泛的监督之下,倒逼窗口工作人员更好得履行服务职责,切实提升窗口的政务服务工作水平。三是推行服务提升工程。开展以“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优化、廉洁优政”为主要内容的四优窗口创建活动,完善大厅政务公开栏、窗口标识等,采取联合党委组织,成员党组织参与的方式,通过公开栏逐人逐项公开承诺。积极征求成员党组织意见建议,合理设置工作区、候办区、公告区,推行“无障碍、零距离”服务,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查询机,配备报刊架、饮水机、手机加油站、储物柜、工作台及座椅等便民设施。摆放绿色植物和花卉,与保洁公司和保安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及时清扫地面、擦拭玻璃柜台等,按规定进行治安秩序巡查,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温馨、舒适的办事环境。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政务服务联合党委成立以来,全面整合全县政务服务资源,以组织聚合力、以活动激活力、以服务塑形象,全面推进了放管服改革工作,政务服务流程得到优化再造、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按照企业和办事群众的需求提供服务”的理念基本形成,在优化全县的营商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建立一张服务指南。联合党委严格对照国家标准,配合县营商办,动员成员党组织所在部门整理权责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8张清单,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围绕怎么办、找谁办等办事环节,列出每个事项中包含的事项名称、设定依据、责任主体、责任事项、权限划分等内容,形成一张服务指南,让办事者一目了然。
2、建立一网办理机制。集中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网络建设,全县具有政务服务职能的部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全部接入政务外网,实现了政务外网互联互通,为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奠定了基础。
3、建立一门办理机制。积极协调各部门党组织,落实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问题,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目前,应入驻36权力部门中,已经入驻34个(包括分厅2个),入驻率为94%。
4、建立一次办理机制。坚持因地制宜,以“一窗受理,集成审批”为主要工作模式,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目前,已实施房地产“一体化”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和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立等可取,农机驾驶员证当日办理。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后,办事群众和企业可一次性提交受理材料,办结后证照通过邮寄方式发放到群众,真正实现办事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5、建立零距离服务机制。零距离服务方面我们目前主要是建立了两条绿色服务通道。一是在企业设立联合党支部建立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目前已经开展节假日预约服务36次、八小时以外延时服务13次、上门服务19次、代办服务11次,为优化营商环境推波助力。二是与不动产登记、民政、房产部门党组织联合建立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推行特殊群体上门服务112人次、预约服务225人次、延时服务397人次,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享受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便利,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林西“e政务”网上办事中心建成后,将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有机结合,引导更多的群众使用互联网终端和手机终端办理。
6、建立零收费服务机制。联合党委向部门党组织印发《取消政务服务性收费倡议书》,采取两种方式取消收费:一是推行无纸化办公,为窗口配备高拍仪,保留电子档案,不动产、交警等窗口已经实现;二是为窗口配备复印机,确需保留纸质档案的由窗口复印并存档,费用由窗口承担,民政、市场监管等窗口采取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