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稍村简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6-17 16:58
  一、基本情况
  召稍村位于木凯淖尔镇西部,西邻包勒壕内村,北靠乌兰其日嘎村,东接达楞图如村,南连巴音淖尔村和乌兰镇赛汗塔拉嘎查。下辖8个社,村民委员会驻地召稍。户籍总户数458户、总人口1224人,其中,常住户227户、680人。总面积2066平方公里,其中草牧场23.08万亩,耕地1.02万亩,林地4.7万亩。全村共有牲畜28195只,其中牛105头、绒山羊28000只。村部是将原召稍学校改建而成,占地面积2300平米,办公室9间,村干部4人,现有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5人。地处平缓波状高原和丘间洼地,是典型的地荒漠草原,是退耕转牧地区。
  二、地名由来
  最早,“召稍”名为“早稍”,2000年时,因早稍乡政府东南部的一口石头井而改名为现在的“召稍”。“召稍”系蒙古语,“召”汉意为“庙宇”,“稍”汉意为“土”即“土地”的意思。
  三、历史沿革
  1950年属鄂托克旗克泊尔区(第二区)的一个自然区。1952年属克泊尔区第三乡,1953年属第十五区第三乡。1956年撤区划乡时属达楞图如中心区召稍乡。1958年成立达楞图如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时,属达楞图如管理区的召稍大队。1961年把达楞突入人民公社分社为召稍、巴音淖尔两个公社时,归属召稍公社。1983年进行基层社队体制改革时改为召稍乡。2000年召稍乡全建制并入巴音淖尔乡建立沙井镇时,归属沙井镇。2005年沙井镇更名木凯淖尔镇时,归属木凯淖尔镇。
  四、分社情况
  召稍村村下8个村民小组,一社位于召稍村村部西,距离村部10公里,户籍人口165人、60户,其中常住88人、32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二社位于召稍村村部西,距离村部20公里,户籍人口154人、60户,其中常住65人、24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三社位于召稍村村部西,距离村部10公里,户籍人口198人、69户,其中常住120人、42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四社位于召稍村村部西,距离村部28公里,户籍人口99人、36户,其中常住57人、20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五社位于召稍村村部南,距离村部5公里,户籍人口194人、77户,其中常住110人、39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六社位于召稍村村部西南,距离村部15公里,户籍人口154人、57户,其中常住38人、14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七社位于召稍村村部西南,距离村部18公里,户籍人口130人、50户,其中常住79人、30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八社位于召稍村村部西南,距离村部2公里,户籍人口130人、47户,其中常住55人、21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