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提纲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21 17:17
  中共阿尔巴斯苏木委员会
  阿尔巴斯苏木人民政府
  (2018年6月)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阿尔巴斯苏木视察指导工作,现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方面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我苏木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376户1040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25户60人、市级低收入人口351户980人),2017年未增加新的国贫户和市级低收入人口,两年来通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全苏木 25户60名国家级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4000元以上,达到脱贫标准,转为市级低收入人口,220户642名市级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达到脱贫标准。
  今年根据上级脱贫攻坚工作安排,我苏木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全苏木今年新识别出符合建档立卡标准的国贫困户1户1人,目前苏木已为该贫困户制定精准帮扶措施,计划通过包扶单位扶持新建住房1处,争取少数民族发展基金项目新建棚圈1处,并安排产业扶持项目增加基础母畜,确保今年年底脱贫。二是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积极配合乌兰镇脱贫攻坚排查整治工作组对我苏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大排查,主动认领落实帮扶资金存在把关不严、扶贫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等10个问题,并及时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三是加强对贫困户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全面加强贫困户和市级低收入牧户水、电、棚圈等基础设施为目标,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并将调查数据上报旗人民政府,争取项目安排,目前农电、人畜饮水等个别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四是加强对贫困户持续帮扶工作。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统筹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和嘎查集体经济发展三大工作,制定了各嘎查产业扶持实施方案,并组织苏木、嘎查两级干部、第一书记、主任助理帮扶力量召开精准扶贫推进工作会议,进一步压实了帮扶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党员扶贫滚动羊”和“富硒羊育肥扶贫”等措施,对所有贫困户进行跟踪扶贫,确保已脱贫牧户不返贫、未脱贫牧户今年收入再增加20%以上。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措施,广大贫困户生产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贫困户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结合新牧区建设,全苏木贫困户的住房、水、电、出行等切身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实施棚圈改造等项目,贫困户的生产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强的发展保障。二是贫困户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过“五个一批”及“党员扶贫滚动羊”等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国家级贫困户经济收入全部超过贫困线标准,市级低收入群体经济收入每年提高20%-50%,为全苏木共同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基础。三是贫困户应对返贫风险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医疗、教育、社会兜底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贫困户享受政策方面的补贴标准得到全面提高,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保障,使贫困户应对返贫风险时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苏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牧民收入来源单一,提高收入存在困难,我苏木作为典型的农牧业大苏木,绒、肉等农畜产品是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单一,加之贫困户农畜产品销路窄,牲畜出栏困难、农畜产品附加值低成为制约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
  建议: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度,鼓励贫困户除了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业、电商等服务产业,提高收入。二是加强对农牧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健全完善贫困户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的深加工技术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以企业的信息优势和合作市场解决牲畜出栏难题,不断拓宽贫困户农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以牧户的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资源反促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2.嘎查集体经济薄弱,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虽然初步形成了发展嘎查集体经济的思路,也形成了赛乌素嘎查、巴音乌素等几个典型示范嘎查,但从总体来看,嘎查集体经济的发展规模较小,不能有效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建议:一是构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支撑保障。通过本次嘎查“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拔出一批掌握现代农牧业技能、善于组织发动群众的优秀人才进入“两委”班子,形成能人抓党建,抓党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加强对集体经济项目的安排和资金支持,为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提供更多保障。三是发挥好各级包联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的帮扶作用。尤其是要充分挖掘“第一书记”、主任助理等驻村干部的聪明才智,在驻村帮扶过程中帮助嘎查理清发展思路,争取发展资源,拓宽发展路子,努力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3.个别贫困户有抵押贷款,存在返贫风险,部分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抵押贷款和“一户多贷”问题突出,贷款问题不仅存在抵押风险,而且有可能使贫困户失去草牧场,无法未其安排后续产业扶持项目,导致已脱贫牧户面临再次返贫风险,而且贷款利息也成为贫困户支出的重要部分,影响了贫困户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建议:一是由政府牵头,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对农牧民贷款的管控力度。同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真正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多为贫困户争取低息、无息贷款,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户倾斜,为更好开展扶贫工作提供坚强资金保障。三是结合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根据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对有水浇地的贫困户进行种植业扶持,对喂养牛、羊等牲畜的贫困户进行养殖业扶持,对有加工奶食品技术、有制作民族手工艺品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文化产业扶持,等等,对符合多项扶持项目实施的贫困户进行综合扶持,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扶贫,确保每户贫困户拥有1项以上稳定收入项目,尽快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4.贫困户自主致富能力欠缺,无法保障持续增收,贫困户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致富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一些贫困户对扶贫工作持等待观望态度,存在等、靠、要思想。而且大部分贫困户除了从事农牧业生产以及外出打零工外,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作为提高经济收入的有力保障,脱贫增收难度较大。
  建议:一是重视宣传动员工作。注重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政策宣传,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成为贫困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二是重视引导工作。做好扶“志”工作,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的过程中,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边的人通过自身艰苦努力,创业致富的实例进行开化引导。三要提高贫困户致富能力。加强对贫困致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尤其是多组织开展一些农牧业养殖、机械维修等实用技术的培训。
  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苏木属于典型的农牧业苏木,全苏木没有工矿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集中于草原生态建设和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今年以来,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我苏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构建安全生态屏障。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休牧期间共派出6个工作组,实行干部包户蹲点制,全面入户开展宣传、巡查、督查工作;充分发挥苏木综合执法局职能作用,组建了3个执法小队,不定期开展执法、查处工作,并动员包扶单位和有关帮扶责任人出资出力,解决牧户饲草料短缺问题。积极开展草畜平衡工作,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嘎查,落实到牧户。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严厉打击挖甘草、捕蝎子、搂发菜等破坏草原行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显著增强。深入推进“身边增绿”工程和“柠条战略”,今年计划种植柠条3.5万亩,实施围栏项目3.3万亩,改良草场4900亩,目前部分项目已在实施当中。
  (二)加快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农业方面,以全苏木现有水浇地资源为基础,积极争取节水增效19873亩,高度重视防护林建设工作,着力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推广以草养畜、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生产经营模式,重点在赛乌素地区实施农牧业生产社会化组织服务项目2.67万亩、土地整理项目3万亩、科技推广项目6000亩,并加强节水管理、科学施肥、农药管理执法工作,全面提高了对水资源利用和农业污染的管控力度。牧业方面,大力推广舍饲放养相结合、优质牧草种植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计划实施标准化棚圈、草棚基础设施300处以上;抓好绒山羊产业布局调整,重点打造5个嘎查为核心保种区,4个嘎查为重点繁殖区,4个嘎查为养殖区,形成分工明确、合作发展的模式,使地区生态承载能力更加均衡。
  (三)持续推进绿色城乡协调发展。以“四实现”(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处理)为突破口,不断配套完善人口集中区及重点沿路沿线环卫基础设施,同时争取环境卫生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委托第三方开展卫生清扫工作,有效保障了环境卫生长治久治。结合小城镇建设,在查布地区实施绿化工程,小城镇形象和宜居指数大幅提升。
  (二)取得的成效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全苏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修复进程明显加快,生态型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牧民幸福”的靓丽风景线正在加速形成。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生态系统整体较脆弱。我苏木降雨少、蒸发量大,加之草原鼠虫害、旱灾等灾害频发。虽然近年来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仍较脆弱。
  建议:实施好强牧惠牧政策,加大对草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综合考量草原面积、牧草产量和畜产品价格等因素,稳定和完善草原补奖政策,在保护草原的同时,提高牧民政策性收入。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加大草原修复力度。合理划定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的范围和面积,确保禁牧成效,有序实现草原休养生息。
  二是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受短期利益影响,部分群众忽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偷牧、非法开垦现象屡禁不止,尤其是农业补贴和牧业补贴标准差距较大,使一部分农牧民为了拿到更多的农业补贴,铤而走险进行非法开垦,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
  建议:依法严格划定基本草原,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禁止可能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的各类土地利用活动,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强化草原监理体系和村级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改善装备,提升能力。严厉打击乱垦滥挖等破坏草原行为,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曝光力度,强化“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观念,着力引导群众提高绿色发展意识,让社会公众体验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好处与实惠,使群众逐步理解生态保护,认同绿色发展。